被纽约大学录取的她:“我想将青春挥洒于人类璀璨的文明中!”

时间:

2022-04-26

浏览:

被纽约大学录取的她:“我想将青春挥洒于人类璀璨的文明中!”

被纽约大学录取的她:“我想将青春挥洒于人类璀璨的文明中!”

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

被誉为新常春藤,录取率约为12.8%,

2019年QS毕业生就业能力排名世界第11位,

这里是培养众多学者、艺术家和作家的摇篮。

被纽约大学录取的她:“我想将青春挥洒于人类璀璨的文明中!”

“在她纤弱的身体里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她非常有主见,对世界的认知和自我的定义都很清晰,尤其看到她在一次次挑战中不断突破,超越自我时所散发的能量,都会被她的勇气深深感染。坚定而柔软、自信而谦逊,阳光而皎洁,愿她的可爱治愈一切世间的不可爱!”

这是12年级中文教师穆克娅老师在推荐信中对于蒋若蕾的描述,“坚定而柔软、自信而谦逊,阳光而皎洁”这一组看似对立却又统一的词语,应该是对2022届毕业生蒋若蕾的最好概括。

即便若蕾在公立小学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小接受传统教育的父亲却并没有因此而兴奋不已,他更希望自己女儿的人生不该只为分数名次所限,而应该把视野投向更浩瀚的的世界,拥有独立的思考、包容的胸襟和广阔的人生。正是怀着这样的期待,若蕾的父母为她选择了青苗国际双语学校。


寻找灯塔

被纽约大学录取的她:“我想将青春挥洒于人类璀璨的文明中!”

多年前,若蕾与家人一同乘游轮时,她远远的看到了一座高塔,在碧蓝海洋与沉沉夜色的交界处闪烁着荧黄色的光。

 “那是什么?”她仰起头问妈妈。“是用来引导船舶航行的灯塔。”妈妈温柔的回答道。

灯塔的光倒映在海面上,零零散散,嵌入深海,像是被揉碎的星光。灯塔的模样也深深地印在了若蕾的脑海中,在小小的她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从此,她便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灯塔。


父母与学校

航行中的引路人

被纽约大学录取的她:“我想将青春挥洒于人类璀璨的文明中!”

十余年前,若蕾的父亲在他出生的那个偏远小镇创办并赞助了一所希望小学,为600余名贫困乡村儿童提供了免费的优质教育。不仅如此,她的父母每年都会为希望小学中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们组织免费的北京夏令营活动以示鼓励。从九年级起,若蕾每年夏天都承担起了夏令营志愿者的工作。

“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投映到孩子们身上形成了细碎的光影。在北京高悬的骄阳之下,他们如同在悬崖岩石中长出的树枝一般,散发着蓬勃的生命力。”(蒋若蕾)

无论是给孩子们做书籍分享与演讲,还是同他们一起吃饭游玩,若蕾在拓宽这些乡村儿童的知识和世界观的同时自己也在从他们身上学习,从自我反思中成长。“灯塔”这一概念在她脑海中也与“教育”联系在了一起,有了更深刻的意义。

“我相信教育能使人们摆脱贫困摆脱压迫,获得精神层面的自由与富足。教育不一定能令人们赚很多钱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它一定是个能托举我们人生的阶梯,能令我们站在更高处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在我们的灵魂上留下一个不可磨灭的烙印。”(蒋若蕾)

在为孩子们做演讲的同时,若蕾也不忘进行自我的提升。10年级暑假,若蕾跟随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探究了人类智力的起源与本质。在斯滕伯格教授的启发下,若蕾与其余组员共同完成了名为“环境对黑暗创造力的影响”的论文,以社会学角度作为切入点剖析青少年犯罪的成因。这篇心理学论文最终由IEEE出版并发表于EI Compendex,同时被ISSS(社会科学国际会议)与Journal of Psychology Research(心理学研究期刊)等平台收录。

学校在她寻找灯塔的路上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木心说:古代文化的总和性现象,一定出华而又实的大人物。现代分工,是投机取巧。现代的新趋向,还是要求知识的统合。

被纽约大学录取的她:“我想将青春挥洒于人类璀璨的文明中!”


IB跨学科学习的意义亦是如此。

热爱阅读与思考的若蕾在青苗的IB课程中如鱼得水,她尤其擅长围绕中外文学作品,在语言、历史、文化、社会等各种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加以整合,批判性地欣赏人类文化、态度和信念的多样性。无论是她参加的美国西北大学政治与哲学夏校,还是关于难民辩题的英语辩论赛,若蕾都得益于在青苗课程中所学到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个人与社会教师Justin Smith老师这样评价蒋若蕾:“她是一个执着专注、深思熟虑的学生,尤其擅长分析和理解社会科学中的困难概念,她总是高标准地完成课业中的每一项工作,并为课堂活力做出了巨大贡献。学生和老师经常对她睿智而透彻的评论感到惊讶。”

对未来的选择

都藏在你读过的每一本书里

被纽约大学录取的她:“我想将青春挥洒于人类璀璨的文明中!”

这份睿智与透彻,也许早已藏在若蕾读过的每一本书中。

“天堂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博尔赫斯)——这是若蕾最喜欢的一行诗句。

无论是在校园里的图书馆,还是在宿舍里床边案头,都能看到若蕾安静读书的侧影。她博览群书、涉猎广泛。从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从萧红的《生死场》到福柯的《疯癫与文明》,书籍令她以多元化的视角洞悉这个世界。与那些喜欢轻松故事情节的少女们不太一样,若蕾向来倾心于晦涩沉重、充满力量的文字风格。

“书籍带我去向了一个广阔无垠的精神世界,令我看到人生的无数种可能性。于我而言,书籍便是我的灯塔。”(蒋若蕾)

其中,张爱玲的《金锁记》让她深切地感受到了父权社会的压迫给女性带来的苦痛与折磨;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房间》,让她全面了解到经济独立和私人空间对于女性的意义;吉尔曼的《黄色壁纸》,更是让她看到了历史长河中男性的偏见和压迫如何长久地束缚着女性;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女权辩护》,让她理解了教育平等作为优先事项是全方面平等权利的标志……

也正是这样一部部经典的书籍,引领着若蕾将视线聚焦在女性权益的问题中来。

被纽约大学录取的她:“我想将青春挥洒于人类璀璨的文明中!”

为了学习更多关于性别问题的知识、为女性争取平等权益,若蕾在学校的推荐下参加了哈佛大学预科“性别与性概论”课程。该课程涵盖了历史上与性别相关的广泛主题、学者和辩论,并且教授了更系统的理论和背景,也为若蕾在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更全面的知识和工具。

在这次课程结束后,若蕾的论文《西方女性主义思想对中国当代女权主义的影响》得到了哈佛夏校导师的高度评价:

“她的评论是深思熟虑和透彻的,对我们的课堂活力做出了巨大贡献。她似乎总是渴望与难题搏斗,并批判性地参与个人、文化和理论领域的探究。她是一位深思熟虑的独立工作者,在些许的点拨下,就能够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原创想法,并且能够在没有’标准答案’的模糊理论领域中自如地工作。”

上士闻道

更要起身勤于实践

被纽约大学录取的她:“我想将青春挥洒于人类璀璨的文明中!”

所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真正的智者,绝不会止步于“坐而论道”,那些在书中认同的价值观,更要起身勤于实践。于是,她跟随着她的灯塔走向了更远的地方。

2021年夏天,蒋若蕾在自身兴趣的驱使下参加了一项实践调研项目。在这一项目中,作为小组组长,若蕾带着他们的团队对秘鲁社会的性别不平等进行了扎实的案头研究。

“作为一个在北京长大的女孩,暴力和贫困于我而言,曾是一个相对遥远而模糊的概念。但在这次的经历中,一组组血淋淋的数据让我第一次意识到,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然有许多像秘鲁这样的国家将女性置于不利地位,使她们在困境中挣扎。她们无法接受高等教育,她们没有与男性平等的工作机会,她们被殴打被强奸被虐待,而这一切被视为理所当然。”(蒋若蕾)

若蕾多次连线采访了秘鲁一家非政府慈善组织Alternative Peru的创始人Natalie和负责人Alfredo,以更深入地了解真实的秘鲁。让若蕾感到震撼和感动的是,即便身处黑暗,即便经历种种苦难,很多秘鲁女性凭借自己的赤诚和勇敢,依然选择努力散发着自己微弱的光芒以照亮他人。

被纽约大学录取的她:“我想将青春挥洒于人类璀璨的文明中!”

“因为经历过黑暗,所以这些秘鲁妇女选择为他人点起一盏明灯。在这片并不晴朗的天空之下,我看见她们盛满星光的眼睛,也看见这破败村落中绵延的希冀。我意识到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蒋若蕾)

这些原著民女性并不似媒体与慈善机构报导的那样无助而脆弱,相反,她们勇敢而坚强。她们身上的能量,也使若蕾开始思考慈善的意义。

“无论是女性赋权还是慈善,首先要做到的是理解与尊重。如果想尽自己微薄之力对社会作出贡献,那么第一步就是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去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如果想帮助一个在苦难中挣扎的群体,那么对他们的赞美与认可远比怜悯和施舍更具意义。”(蒋若蕾)

项目结束后,若蕾和队友共同撰写的《秘鲁土著妇女:挑战与希望》一文,被专注于国际青年学者和从业者的国际关系研究平台“中国全球对话”接收。并将作为新一代青年人的思考,继续在慈善事业中发挥作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被纽约大学录取的她:“我想将青春挥洒于人类璀璨的文明中!”

若蕾对于社会问题的探索并没有止步于此。在IB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以及青苗老师们的引导之下,若蕾发现在IB的经济、商管、文学等课程中都强调了“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这引起了她对于当代社会中的环保问题的关注。

“我清晰的看到了大自然中那些被我们掠夺的部分。人类渺小,如同在无尽宇宙中徘徊的星辰,我们无权破坏大自然赐予地球的宝藏。”(蒋若蕾)

服装制造业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而这常常被人们所忽略。若蕾意识到了可持续发展在服装业的迫切需求和改变,于是对西方古典艺术有着浓厚兴趣的她选择用一种新颖的方式引起人们对于环保的关注——将环保元素与洛可可、巴洛克等古典服饰相结合。她相信,即使我们都只是一粒微尘,但如果每个人都能散发一丝萤火之火,也足以照亮彼此。

为了更好的将历史、艺术、以及现代社会中所强调的“可持续发展”概念相融合,若蕾与朋友们在网络上查阅了许多历史文献,并在艺术博物馆中观摩了洛可可与巴洛克时期的画作。与此同时,在经过大量的资料搜寻后她们选择了RPET 面料,一种从废弃水瓶中提取的可回收环保面料,作为衣服的原材料。

若蕾与朋友们共同撰写了两万字的调研报告,同时用了三个月完成了服装的设计与制作并将过程拍成了环保宣传片。这些服饰在一个月内全部售罄,她们也将所获的利润全部捐给了环保慈善组织。

志当存高远

心当存澄洁

被纽约大学录取的她:“我想将青春挥洒于人类璀璨的文明中!”

“这是一个充满着机会与诱惑的时代,一个变革与繁荣相互交织的时代。作为生长于这个新时代里的我们,或许肩负着许多重大的使命。当代社会远非完美。我认为社会学是分析世界的工具,学习社会运作的基本逻辑是为社会做出贡献的第一步。我希望未来能够像社会学家一样批判性地思考,更深刻地观察和理解我们社会的问题。”(蒋若蕾)

也许梦想的轮廓就是在一次次思考与实践中逐渐变得清晰。正如她一直渴望的那样,“将自己的生命与青春挥洒向人类更广阔的文明”,这样恢宏的理想让这个在人文社科方面有着广泛兴趣的女孩找到了她所热爱的学科——社会学与人文研究。

“我相信我的生命还有着更为盛大的意义。世上仍然有无数知识尚未被探索,许多未知领域等待被发掘。我将致力于拓宽人类知识的边界,如同萤火虫飞向遥远的月亮。我不知道我是否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我很肯定的是,我会在追寻知识的道路上永不停歇。”(蒋若蕾)

结  语

被纽约大学录取的她:“我想将青春挥洒于人类璀璨的文明中!”

这个一直望向远方的女孩,她的人生即将在18岁划上一个圆满的节点。当她回望在青苗的这六年的时光,正如她所说的:

“或许很多年后,高中教科书中的知识点在我脑海里早已变得模糊,但我相信有许多东西是连时间也带不走的,比如我在青苗的学习过程中养成批判性思维模式,在书本中学到的是非善恶,对于各个学科以及世界的认知,我眼中人与自然的联系等等,将陪伴我走向更远的远方。”(蒋若蕾)

亲爱的女孩,愿你带着青苗给予你的勇气、力量和独立之精神,继续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永不停歇!